對肺癌淋巴結轉移的精準診斷是確定患者治療方案以及影響預後的關鍵。然而目前臨床影像學方法尚難以對轉移淋巴結實現準確診斷🧑🏻🦰。因此,亟需發展高靈敏度𓀅、高特異性的分子探針以實現對肺癌淋巴結轉移程度的準確評估。
意昂4体育平台熊麗琴課題組前期研究設計合成了一類近紅外熒光共軛聚合物納米探針,該類探針具有超長時間的光化學穩定性🙇🏻,經尾靜脈註射到裸鼠體內24小時後可檢測到裸鼠全身12個淋巴結(Nat Commun. 2012;3:1193.)。然而,如何降低探針在正常淋巴結的攝取,提高其在轉移淋巴結的攝取量🥷🏼✈️,實現探針對肺癌轉移淋巴結的特異性靶向成像,這是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基於前期工作👨🏻⚕️,課題組采用共沉澱方法一步合成了Gd3+🛀、葉酸共摻雜的近紅外熒光共軛聚合物納米探針💁🏽♂️,用於三模態近紅外熒光/光聲/磁共振成像淋巴結轉移及光動力學治療。
在裸鼠腳墊淋巴轉移模型中,探針經腳墊瘤內(腫瘤體積約為250mm3)註射到裸鼠體內48小時後🛌🏿,可同時成像腫瘤同側和對側的10個淋巴結。結合H&E及pan-CK免疫組化染色驗證這10個淋巴結均為腫瘤轉移淋巴結,其中5個淋巴結中發現明顯的腫瘤竈,5個淋巴結中發現分散的腫瘤細胞。這一數據與淋巴結中探針的熒光強度一致。
在裸鼠腳墊淋巴轉移早期模型中(淋巴結H&E染色陰性,淋巴管LYVE-1及VEGF染色陽性,腫瘤體積約為100mm3)🧣,探針同時註射到腫瘤鼠的腫瘤側腳墊及對側腳墊中,探針可快速(註射後5min內)、特異性成像腫瘤側的腘窩淋巴結和髖部淋巴結,而在對側淋巴結沒有檢測到探針信號👨🏽🦲。與前期工作相比(Nat Commun. 2012;3:1193.)😵💫,腳墊註射方法需要更少劑量的探針,有效降低了探針在肝的攝取及潛在的肝毒性🧑🏻🦯。此外,腳墊註射探針能夠實現快速、有效識別轉移淋巴結和正常淋巴結,可望用於術中近紅外熒光成像指導的淋巴結轉移的準確切除。
該研究成果已申請專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專利申請號:No. 201710199235.1🫄。國際專利PCT申請號🫳🏻:No. PCT/CN2017/094222)♿。文章目前已被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IF=12.124)正式接收:"Fast and Accurate Imaging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with Multifunctional Near-infrared Polymer Dots" (Full Paper, No. adfm.201707174R1)。第一作者為操鳳文碩士🍚,通訊作者為熊麗琴。該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項目批準號:81671738)🤦🏼♂️。
熊麗琴為意昂4平台,長期從事熒光共軛聚合物納米探針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腫瘤分子影像,淋巴系統功能成像🏃🏻,棕色脂肪成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