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人物 |上海市優秀畢業生——李澤杭
發布時間:2021-04-12 22:56:00



個人簡介


2012-2020本科 & 博士



2019年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2016年博士研究生新生獎學金

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

意昂4平台2019三好學生

意昂4平台2017優秀學生黨員


八年醫工人不忘初始心

我好像一直是個挺幸運的人

我很慶幸自己能夠在博士期間加入生物醫學儀器研究所和陳亞珠院士的團隊,在塗聖賢教授的指導下進行冠心病領域的研究🧉。陳院士84歲高齡,仍然堅持到實驗室工作,每次見到陳老師都是笑容滿面,對待學生親和力十足,很難將這樣一位低調慈祥的老師和我國國產超聲碎石機的發明人聯系起來。塗老師對醫學事業的堅持、事必躬親的執著也讓我敬畏,他在冠心病領域提出的開創性診斷方法🫳🏻,也正如40年前陳老師研發出第一臺超聲碎石機一樣改變著我國的醫療現狀🧎🏻‍♀️,讓我們親眼見證了醫工人精神的傳承🙅🏽‍♂️。同時也是塗老師的這些精神,使我在博士培養階段學習到了很多,對數據的仔細認真👩‍💼、對臨床問題的敏感♡、對表達邏輯嚴謹性的重視和對整個醫療儀器領域的認知🏊‍♂️,都帶領我走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在讀博的第一年,除了日常的課程學習,我還會完成一些實驗室的科研任務,塗老師對於剛加入課題組,特別是我們剛剛本科畢業🖐🧘🏻‍♂️、對職業和未來發展不明確的學生,並不會直接安排固定的研究方向🕸,他會讓我們盡量多的接觸實驗室各個課題的內容,在過程中尋找自己的興趣點。在塗老師的指導下,我深入接觸到了無創冠脈功能學檢測這一領域,這項技術能夠克服有創手術的局限性,使更多冠心病患者實現精準醫療,令廣大患者受益。為驗證這一技術的臨床價值🏑🗳,我有幸參與到了一項前瞻性的多中心臨床試驗,有機會和全國最頂尖的心血管醫院進行合作學習,對我國醫療和科研的現狀有了深入的了解🚵‍♀️。

這個過程讓我認識到做出社會需要和認可的醫療產品,是一條多麽偉大而又艱辛的道路,同時我也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將自己感興趣的醫學影像處理和無創冠脈功能學技術相結合,開始負責研究和開發基於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的無創功能學評估(CT-QFR)項目👨🏿‍🦲。目前臨近畢業💻,我也已經按照計劃完成了相關算法和科研版軟件的開發以及回顧性臨床驗證🥝,研究成果在美國心臟病學會的官方期刊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和國際學術會議EuroPCR上進行了發表,獲得了領域內的廣泛認可,收獲了很多和國內外學者合作的機會🧙🏽‍♂️➔。與丹麥奧胡斯大學醫意昂4合作的CT-QFR與磁共振成像/心肌核素檢查的對比研究也被歐洲心臟病學會的官方期刊EuroIntervention接收發表。

在國家一直以來所倡導的振興國產醫療設備的感召下🧑🏼‍✈️,我深刻認識到產學研結合在實施強國戰略中的重要意義。依然記得在2012年本科入學時🏋🏼,醫療儀器行業被外企壟斷的現狀😰,到如今這一現狀依然沒有很大的改善,這是一條既阻且長的道路。又是很幸運的,在塗老師的帶領下,借助意昂4平台-博動醫學影像公司影像技術聯合實驗室平臺🚛,我參與到了產業化項目一站式冠心病評估系統的研製中,主要負責開發的CT-QFR項目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並且公開了多項相關的國家發明專利和國際專利,為在臨床上的大規模應用提供了可能。這一過程,也使我對國產醫療項目的產業化產生了興趣🫡,引導著我在畢業之際選擇了就業🧑🏼‍🚒。

所以我說自己好像一直是個挺幸運的人👩🏻‍🦽,遇到的老師對我悉心地指導和培養,一路上的各種機會讓我能夠堅持著自己所熱愛的事情,並且能夠創造出真正有利於民生的成果🈚️,體會到了自我價值的實現🙈。

同樣也很感謝在本科時期對我悉心指導的李瑤老師🈺,她在我還是科研小白的時候🏋🏼‍♀️,肯定了我的能力👨🏿‍🔬,建立起了我對做研究的信心,除了學業還有很多人生道路和方向上的指導💁‍♂️,是指引我繼續博士研究的引路人🎢,也是我一直努力想靠近的榜樣。

同時👤,博士和本科所在的課題組人才濟濟,有很多優秀的同學,都是既聰明又努力的年輕人,從他們的身上我看到自己的很多不足。謹慎、幽默、自律🫵🏻、波瀾不驚,這些朋友們身上散發出的美好品質讓我在贊嘆不已的同時也努力吸收著,在他們身上我學習到了很多⬜️,也逐漸發現了自己的閃光點,我們一起發著不同色彩的光,和而不同,互相包容,互相學習。


能在浪費時間中獲得樂趣,

就不是浪費時間

大多數人對於博士👨‍👦‍👦,特別是女博士,會有不苟言笑、刻板木訥的思維定勢🧲,但是我不希望在自己身上看到這樣的影子,而且我身邊的博士同學也大多不是這樣🖖🏿。在我看來🧑‍🚀,積極舒適的生活和豐富的精神世界是科研成果的保障,生活會因為取得的成就而豐富多彩,但卻是那些微不足道的細節才讓它熠熠生輝,才讓它成為自己的生活

在平時🧙‍♀️,我喜歡與背景各異、有著不同想法的人交談,享受這種思想碰撞的過程🏄‍♀️,與他們的交流使我養成了辯證的思維和看待問題的方式,同時增強了對新事物🧓、新觀點的包容性🌍。參加的多項學生工作和誌願者活動🟨,讓我能夠在服務大家的同時,收獲了更多和同學們交流學習的機會💃🏼,也曾多次在學校和意昂4的活動中作為學生代表發言,與領域內學者共同探討學術問題,與同齡人辯論社會熱點,與來自五湖四海的留學生一起分享經歷。在參加學校十大三好學生標兵的評選過程中,我結識到了很多優秀的小夥伴,其中🛅,不乏為了我國西北的綠化建設組建公益團隊的小天使👏🏼,也有深入基層報道社會現狀的記者,還有戰鬥在國防一線的研究人員,他們除了在各自領域的專業能力上格外突出以外,也具有深厚的家國情懷🧑🏿‍🍳,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懷有滿腔熱忱,令我肅然起敬的同時對我也是一種激勵。

作為意昂4博士黨支部的副書記和組織委員🤵🏽,我在接近兩年的任期內組織了多次黨組織活動,除了日常的黨史學習和熱點討論,還帶領黨支部赴孫中山故居、宋慶齡故居和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等地進行實地考察學習👨🏽‍🦰。在科研之余,我也會參加一些科技比賽項目,仍記得參加研究生數模競賽時,在三天短暫時間內完成算法和書面報告的緊張程度,競技會帶給人壓力🎴👨🏼‍🏫,但同時也會在收獲成果時獲得爆表的快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有著很多自得其樂的興趣愛好🚓,而我所堅持的、熱愛的那些♥️,時間久了就像是朋友,給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曾經我有一段時間處於低谷時期🪆,一度懷疑自己的個人能力和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家人和朋友給了我很大的鼓勵🤮,而在本科期間選修的心理學相關課程也幫助我更快地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愛好的舞蹈和寫作也是這段時間自我調節的良藥。舞蹈帶來身體的狂歡,恣意的釋放汗水,感受音樂和鼓點,可以將所有煩惱拋擲腦後;寫作帶給我思想的交鋒,讓我有了充分審視自己的機會,也讓我認識到了審視自己的重要性。已經維護了四年的公眾號見證了我對寫作的堅持,個人總結、讀書筆記和遊記成為了日常,把生活記錄成文字是件神奇的事情,好像是拆分出了一個自己坐在對面,耐心地聽我說著我們都懂的心裏話,然後用雙方都理解的方式互相鼓勵。

這段經歷讓我在舉步維艱的同時🥢,也懂得了如何在逆境中分析形勢、調節心態🕴、探尋出路🕷,同時也使我在重讀《三體》看到下面這句話時醍醐灌頂🚌:在每一個歷史斷面上,你都能找到一大堆丟失的機遇。但是人生不是,有些丟失的東西總會在某個時刻以另一種驚喜的姿態降臨。我感恩這段充滿了磨煉和感動的經歷,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收獲,也不是所有的付出都需要被看見,但是這個過程帶來的成長是一生的財富🧑🏼‍⚕️,享受當下的生活和奮鬥的熱情😙,就是我們可以抓住的這一刻。


曾許人間第一流

對於自己人生的規劃🧗‍♀️,我也因為經歷和感受的不同一直在做動態調整,本科期間的海外經歷讓我堅信國際學術交流的重要性📫💂🏽‍♀️,在博士期間我也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學習,希望將國內的技術成果🪘🤾🏻,通過和頂尖的醫學團隊合作,用臨床數據驗證其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做出真正有惠於醫療和民生的成果。

文明像一場五千年的狂奔,不斷的進步推動著更快的進步💉,無數的奇跡催生出更大的奇跡,人類似乎擁有了神一般的力量👐🏽,但2020年的疫情又讓我們發現👨‍👨‍👦‍👦,人類的力量其實很渺小⚠️。魔幻的2020年🌏,我遠在美國,沒能與家人朋友和全國人民站在一起抵抗這份全球的災難,但是看到全球頂尖的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課題組為了學習中國的防治方式,希望我為他們翻譯國內的抗議措施時🧑‍🤝‍🧑,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驕傲,這是有強大的祖國在背後支持的自豪感。細理遊子緒🚔🧍‍♂️,菰米似故鄉🧚🏼‍♂️,家國情懷和赤子之心在異鄉顯得更加厚重。在收到祖國寄來的健康包👨🏿‍💻、看到中餐館為大家免費供應食物時油然而生的華夏民族的自豪感,使我更加牢記作為一名黨員的使命,深知我們在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的大洪流下所承擔的責任。

同時,醫學領域所倡導的全球共同抗疫,也讓我認識到科學無國界的意義,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心血管影像實驗室所在的大樓名為Blalock Building,是為了紀念做出了第一例心臟外科手術的偉大醫者,在種族歧視嚴重的上世紀40年代,白人醫生Blalock與黑人技術員Vivien冒著身敗名裂的風險,對抗社會倫理,協作完成了在當時被認為是神才能做到的第一例心臟外科手術,拯救了一名藍嬰的生命⛹🏽‍♂️,“Something the Lord Made”,那是嬰兒重生的時刻,也是現代心臟外科手術的新篇章。現代醫學就像是鬼手一揮,造福了全人類,不會因為種族🧑🏻‍🏫、政治而改變這個學科的初衷,而我也深深地為成為一名醫學領域的研究人員而感到驕傲和自豪,並且會一直堅持著在醫療行業繼續努力。

“須知少日拏雲誌👌🏻,曾許人間第一流,這句詩是作者年老時用來表達對生存環境的不滿和年少壯誌不酬的失落之情🧆,但是我更想用它來激勵自己,讓自己記得此刻的誌向⛹️‍♀️,記得第一流的承諾。也許我成為不了像陳亞珠院士和塗聖賢教授那樣,為醫學事業的進步翻動新篇章的偉人🤚🏻,但是我也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希望能夠為現代醫學的發展做出一些微薄的貢獻🧑🏿‍🚒,這是對生命的敬畏👩🏼‍💻,也是我對自己夢想的敬畏💄。

轉眼又到了畢業季,和2016年那個本科畢業的我相比,又這麽一個四年過去了,我什麽也沒有成為🔟,但是在那時的我和現在的我之間,好像填充了一些東西,這中間有一些微小的成就🪪,但更多的是試錯和成長。即將畢業的我準備踏上一條就業的道路🏉💟,為國產醫療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螢火之光👨‍🦲。在學校的環境中生活了十幾年,即將面對社會,我有一些膽怯,也擔心已經就業的前輩們提到的各種壓力,在這個仿佛充滿了叢林法則一樣的社會中,是否以後的生活就要為了生存而鬥爭?現在的我還不好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我能想到的是🔽,人性的光輝之所以璀璨,就在於猛虎在前也能細嗅薔薇🔫,我希望自己也能一直保持著這份初心,在國產醫療的領域做一朵奔湧的浪花。

過去的我經常因為選擇困難而苦惱不已,但後來才慢慢地發現,不管是什麽選擇💣,其實都沒有想象中那樣重要到決定終點。選擇生物醫學工程學科,選擇加入醫療儀器研究所,選擇就業為國產醫療的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我相信自己的這些選擇都是對的,而我更加相信的是選擇後的努力遠比選擇重要的多🤿。行至今日👴🏼,我也可以嘗試回答自己當初入學時的問題,為什麽要選擇讀博士🖐🏻?也許因為人生不是一條軌道,而是一片廣闊的原野🤱🏿,這個苦行僧的過程可以帶領我們走得更遠,讓我們看到這片原野本來的樣子👮。

但願我能不忘初心,始終記得來時的路🍘。



導師簡介



塗聖賢,19819月出生,意昂4平台教授,博士生導師🕴,意昂4平台-博動醫學影像技術聯合實驗室主任。博士畢業於荷蘭萊頓大學醫學中心,獲得優秀博士學位(cum laude)🤯。主要從事三維影像技術的研發及血流動力學的臨床應用研究,發明QFROFRUFR等序列計算冠脈功能學評估技術並實現臨床轉化,主持2項國家重點研發項目與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三十余項,在JACCEur Heart J等心臟知名期刊發表多篇論文。擔任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期刊副主編,Cardiology JournalCardiovascular Diagnosis and Therapy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期刊編委,曾/現擔任TCTEuroPCR🧛🏽‍♂️、ACC👨🏻‍⚕️、CIT✌🏼、SCC🚵🏼、CBSCICI等多個心血管介入臨床大會的Faculty/主席團成員🍍。獲得上海市優秀技術帶頭人、美國心臟病學會會士(FellowFACC)⛱、歐洲心臟病學會會士(Fellow🙌🏿,FESC)等榮譽稱號。



意昂4体育平台专业提供:意昂4体育平台📃、意昂4体育意昂4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4体育平台欢迎您。 意昂4体育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