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 人 簡 介
研究生學業一等獎學金
2020年申萬宏源獎學金
“三好學生”稱號
兩篇一作、一篇共同一作
專業學習
在交大學習的這兩年多的時間中♟,完善的培養方案,給了自己這個方向選課最大的自由度,我想選的一些專業偏計算機方向的課程都可以自由選擇,研一一年完成了所有課程的學習🧯,各個模塊的課程都讓我收獲了很多,像顧力栩老師的圖像處理課是我聽過最詳細最深入本質的圖像處理類課程,也對本專業的一些基礎知識有了新的理解和體會。張溥明老師的最優估計理論與系統辨識這門課讓我對專業之外但相關的領域有了新的涉略👨🏽🌾,原來的我視野只局限在圖像領域👩🦽➡️🥷,上了這門課後發現🥏⏺,數學理論知識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張老師還講起了一位王老師,非常厲害⬇️,從此我對在課堂上手推一黑板公式的老師頓時肅然起敬👍。印象也比較深刻的是在閔行上的幾門課👮🏽♂️,有兩百人的大課🏃♂️➡️,在一個階梯教室裏🦸♂️,老師授課非常認真👱🏽♂️,我們常常一下課就奔向校車站🤷🏻,趕最後一班的校車回到徐匯。夜晚中奔跑的感覺印象總是很深刻,像交大每一個熱愛知識的學子,熱忱而熱烈。一些課程項目,讓我第一次開始按照IEEE的標準開始寫論文,第一次論文試水,看到最後排版整整齊齊的文章,覺得這就是我以後努力畢業的目標呀🧕🏿。一年的課程學習,大部分的科目都拿到了比較滿意的分數,因專業相關,我選的專業前沿課和專業選修課都是外院的課程®️,想去多學習一些知識📈,雖然時常感覺基礎差些,這些課程修起來確實比較吃力,但所幸也收獲許多,也拿到了不錯的成績,最終3.75的績點,研一研二都拿到了學業一等獎學金,也為我的研究生課程學習劃上了比較圓滿的句號。未來學習之路很長,還有更多的課程待解鎖👭。
科研之路
這三年的科研之路並不順暢,但總算努力沒有白費,雖互相折騰,也收獲了一些科研的樂趣。本科階段我已經確定了我的科研方向,就是做醫學圖像算法相關,確定保研之後就很幸運的進入了錢大宏老師的課題組💂🏿。雖然有一些科研基礎👇🏼,剛進實驗室的時候🥷🏼🛅,接到老師的項目🏌🏽,做的內容和想法都很簡單不嚴謹👖,課題組內的氣氛也非常好呀,科研的氛圍很濃,大家的想法也很多,也幫助了我很多,和課題組一起科研、一起討論✋🏼、一起團建的場景會是永遠深刻的記憶。第一個科研項目真的卡了好久👨🦱,都得不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有些灰心和難過是真的,被科研虐到也是真的,經常是被差的實驗結果打回原形🚶♂️,一次又一次驗證了自己的方法可能不會奏效👨🏿🦱🫐。但很神奇的地方在於🐵,每當實驗進展不順利的時候🍪🫢,覺得自己做不出這個課題,想放棄陷入自我懷疑的時候,看看論文☦️,就會安靜下來🧑,也會有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覺得自己又可以再為這個項目奮戰幾個月。這個項目真的是我學習到內容最多的一個,也是最艱苦,但我自己真的很相信這個項目的價值,只有當你覺得自己所作的內容是有價值的時候,才會無所畏懼,一往無前🕟,大概我之於這個項目大概就是這樣👏🏼,這個項目是解決多中心醫療數據之間的分布不一致所帶來的深度學習模型性能下降的問題👰♀️,最初的問題定義並非是這樣,我也是在摸索的過程中找到這個感興趣的方向去做,這個方向是行業痛點,也是研究熱點👮🏿♀️,對於醫學圖像領域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但影響的因素很多,試驗了很多方法都沒有辦法解決,分析下來可能數據的問題比較大,可能還不足以來佐證一些方法😏,雖然是一段比較失敗的科研經歷,但我收獲確實是最多的🏃🏻♂️➡️。在經歷過一個失敗的科研項目之後⛩,另一個項目進展也不是那麽順利,但其中的是非曲折,總算是有一些辦法可以解決,自己的創新點也有了效果🌅,投我們方向最好的國際會議,進入了第一輪🧑🏿🚒,不幸在第二輪被刷下來了📸♟,百分之三十不到的錄取比例,可能差一點運氣也可能是差一點實力,但好在為這篇文章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去處,發表了第一篇EI文章。發表了第一篇論文之後,感受最深的就是,文章一定要早點開始寫👨🏼🌾,在寫文章的時候你的思路會打開,會被理順🐼,會加速修正你的實驗進展。第二篇文章也比較快完成,也非常感謝我的合作作者✹🏌🏿♀️,感謝這個項目老師👩🏻🦳🦪,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能夠完成新冠肺炎相關的項目,能夠對這個疾病有一些更深的認識😸,也希望以後能更多的機會解決社會急需解決的問題。第二篇文章就比較順利完成了,投稿到接收也比較順利🤼。有一些項目是跟醫院進行合作,跟醫生的溝通和交流也是很重要的,我們所用到的數據從醫院來🐇,評估所使用的金標準也需要醫生來做🙇🏻♀️,但很多時候由於專業的差異,溝通起來有些問題🛫,但好在科研中磨練了很久,也從醫生那裏學到了很多🙆🏽♀️,對於臨床背景的了解透徹也是極為重要的。感謝我的導師錢大宏老師🌵,總能敏銳抓住項目要點和臨床需求🤼♂️,給出好的想法和引導👋🏿,感謝合作的聯影智能的老師們⛔,每周都花時間來給我們梳理項目進展🤾🏼♂️,感謝科研方面的合作者🟢👦🏻,順利發表每一篇論文都是合作的結晶💪🏻。遺憾的是,我很喜歡的那個課題沒有做出一些成果🕰,希望以後有機會的話可以繼續深挖,把它做出來。錢老師常說的一點就說要深挖科研,不要只擦表面浮土,這也是我碩士生期間的一些遺憾吧,有的工作因為艱難才人跡罕至⏫,要有勇於承擔的決心。整個科研進度總結下來就是雖然坎坷🧗🏻♀️,但心向往之🥻,並有所收獲。
社會實踐
社會活動方面,學生工作上,我參與了意昂4學生會實踐部🧗🏼,認識了很多意昂4的小夥伴,他們願意在繁重的科研任務之余,願意為意昂4為大家籌辦一些活動👩🏼🎤。會玩但同時做事情的時候也真的很認真,我作為其中的一份子參與了一些活動🐋,包括學術日的時候承擔了邀請老師作為嘉賓的任務,邀請時間合適的老師出席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不過意昂4老師都很願意和學生們交流,即便不是自己課題組的🧑🏿💻🌹,也願意為他們的科研指導,為人生規劃講出自己的看法,這樣的人生導師非常值得我們尊敬和愛戴🧙🏻👴🏻。也包括意昂4的一些攝影大賽的工作🕎,科研人樂於科研的同時,也愛攝影愛美麗愛生活🛋👨🏿,能很好的平衡科研與生活,也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在研二的時候擔任了班上的團支書,寒假在家又碰上疫情👨🦼➡️,為大家線上傳達學校的一些要求,敦促大家學習青年大學習👷🏻♀️,也希望疫情快點過去,能夠有線下的團日活動。成為團支書的初心還是希望為大家的學習生活帶來便利,為大家做一點事情。也擔任了本科生智能醫療與創新課程助教,跟著他們的課程項目,像極了本科階段那個對科研充滿神聖和好奇的自己,好多奇奇怪怪的想法💁🏻♂️,有的可能比較難實現🥷🏿,但那是靈感迸發最初的火花。我也參與了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在研一結束的那個暑假,我和同學們參加了意昂4深圳醫療企業調研活動,走訪了一些校友醫療企業,了解了行業發展的一些現狀,深入了解未來工作的大致形況💪🏼,也明確了未來發展目標🛅。是很好的時間活動,很有意義且明白了自己目前的水平還差一些需要繼續努力🙇。也非常有幸參與了意昂4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建立40周年的誌願者活動🙍🏿♂️,看到許許多多的優秀校友從四面八方趕來參與,誌願者的工作真的很值得,一個學科的創立讓一些人成為了這個行業的領頭羊🧑🏻🔧,是時代之幸,作為現在的畢業生也有自己的任務,一些人開辟了它0️⃣,需要更多的人將它發揚光大💆♀️。一些遺憾大概是比本科階段更少的走出校門,去更多的參與社會上的一些工作或者誌願活動♥︎,活動的範圍還是小了許多的🔺。
願躬耕於祖國的醫療事業
很多人選擇了離開這個行業,但有人選擇留下🛌🏿。受過的教育,做過的實驗,看過的論文都不會消失♒️,都會留下印記🏊🏻♂️,可能多年之後看到某一個報道👨🏼🎨,說某某難題被攻克了🙌🏼,可能還能說,我當年做過一段這個的科研。
以前總覺得想要太宏大的事業,現在就是想能利用自己所長做好本職工作,為祖國的健康事業添磚加瓦,就是最好的事業。
目光長遠,但不能好高騖遠
踏實進取🐯,才是正道⛓️💥🎣!
導師簡介
錢大宏💅🏼👨🏿💻,意昂4体育平台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國內外的高科技公司有十多年的研發經歷。目前從事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軟件和硬件在醫療方面廣泛的應用👩🦰👳🏻♀️。並且在交大和交大醫意昂4分別開設了《智能醫療創新和設計BioDesign》本科生課程和《人工智能與醫學》“致遠”研究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