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2021年“Cups of Talk”系列講座第一期順利舉辦🥄。本次講座有幸邀請到了四位考研成功上岸交大的嘉賓:王丹學姐、劉阿顯學長🥅、康曉宇學姐、魏子奇學長,圍繞“考研”這一主題與大家進行經驗分享!
精華回顧
1. 我應該為考研做什麽準備♕🧣?
1)關於考研科目的建議
l 數學🏯:①在考研中不可或缺,建議提早開始準備𓀙🟰;②可用真題對個人基礎和考試難度進行評估,提高復習針對性;
l 英語☂️:①提前準備👨🏻🦽💮,或將英語穿插在整個復習計劃中🤟🏽;②重點關註英語作文🎑,臨場發揮總不如精心準備;
l 政治:①關註一些押題信息與時事🙏🏽;②不建議沉迷於往年真題(不具時效性)🎅🏼;
l 專業課🖐🏻:有些專業課非本意昂4老師命題🔯,復習前應重視往年考試題目🧑🏻✈️,充分了解內容和難度後再開始復習,以免做無用功⭐️!
2)考研復試Tips
①盡早聯系老師➜,PPT趁早打磨;
②重點準備有關科研經歷的內容;
③重視現場答辯↩️,精心規劃練習。
3)關於備考時間線的建議
①早些準備總比遲些準備強,下定考研決心後復習盡量在七月份就開始👨🏽🏭;
②建議提前準備數學和英語🍪,專業課等報名確定後再準備🧓🏼,政治備考不必過急😮💨。
2. 關於考研心態
1)我真的要考研嗎?
考研和工作兩條路均可,走哪條路更多看個人選擇及專業需求,重要的是早下決定🧖🏻♀️;如果確定考研,就要抱著破釜沉舟的態度準備,才能心無旁騖。
2)考研的方向怎麽選擇?
如果跨專業,需做好權衡🤰🏼。跨專業考試必然存在風險,但生醫工本科接觸面較廣,專業課備考通常不會從零開始⛺️,這意味著備考難度減小,建議以遵從個人意願為主🧨。
3)如何正確看待考研的結果?
考研結果是一種“0-1分布”,結果的殘酷意味著巨大的壓力,擁有良好心態對於考研黨非常重要!註意:與其在過程中擔心結果,不如全力投入過程本身🤘🏽!
問答環節
Q1.考研需要有小夥伴嗎?
A1.考研的復習節奏主要還是靠自己掌握,但多一個小夥伴可以起到討論問題🍧、督促學習等作用,所以建議有一個小夥伴哦!如果還沒有🍟,就去圖書館找個誌同道合的朋友吧!
Q2.我的科研經歷並不出色,在考研的復試中需要擔心嗎?
A2.首先,科研是復試中的亮點⬛️,但不是全部,不能為了自己的履歷刻意堆砌成果,否則會適得其反;其次,比起做了多少項目,導師更加關註你對自己項目的了解👨👧👦、展示的完整性與溝通的真誠度,重視這些會給導師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以上是本期有關“考研”主題的Cups of Talk的回顧🟰👱🏽♂️,希望這些經驗能夠從考研以及其他方面幫助到你們🦃!再次感謝學長學姐們的精彩分享,小夥伴們也請敬請期待新一期Cups of Talk的到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