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導師團隊介紹
朱麟勇
•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在Nat. Biotechno.、J. Am. Chem. Soc.👈🏿、Adv. Mater.、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 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百余篇論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上海市科委等項目20余項
林秋寧
•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在Sci. Adv.⏯、J. Am. Chem. Soc.、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發表文章🎉,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上海市科委等項目10余項,獲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青年學者獎(2020)
劉湍
• 助理研究員
在J. Mater. Chem. A、Green Chem.🔌、Macromolecules等期刊上發表論文40余篇,於2020年回國後獲國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等項目的資助。
02團隊的師兄師姐
團隊合影
實驗日常
03特色研究方向
聚焦於光化學與生物醫用材料✍🏼,特別是在“光化學方法構建生物醫用材料”方向的研究逐步形成特色:提出光觸發偶聯反應,實施非自由基光調控交聯的創新機製,並結合3D打印技術實現生物材料的定製化製備👎,由此推動醫用光敏生物膠領先技術的臨床轉化✋🏻;提出人工合成生色團的熒光蛋白的構建,創製高特異🤸🏻♂️、高亮度、從藍光至近紅外光發射任意調控的系列熒光探針🕑,成功應用於蛋白的熒光成像🥌、定量以及相互作用等研究。
水凝膠及彈性體材料🪔:提出交聯新機製,解決材料與組織的粘附及機械性能不足等問題,為解決臨床問題提供新材料和新手段。
構建具有波長範圍廣🕵🏿♀️、熒光亮度高😔、光穩定性優異的熒光探針,為生物體的高精度熒光成像提供可視化工具
04課題組近年成果
1. Nat. Biotechnol. (IF =50.9), 2019, 37, 1287.
2. Nat. Chem. Biol. (IF = 12.6), 2021, 17, 1289.
3. Nat. Commun.(IF =14.9), 2021, 12, 1670.
4. Nat. Commun. (IF =14.9), 2019, 10, 2060.
5. Adv. Mater. (IF =30.1), 2021, 33, 2105667.
6. Adv. Mater.(IF =30.1), 2016, 28, 2724.
7. Adv. Mater. (IF =30.1), 2014, 26, 3912.
8. Adv. Mater. (IF =30.1), 2013, 24, 1981.
9. J. Am. Chem. Soc.(IF =15.4), 2018, 140, 17992.
10. J. Am. Chem. Soc. (IF =15.4), 2012, 134, 5052.
11. Angew. Chem. Int. Ed. (IF =15.3), 2018, 57, 3722.
12. Angew. Chem. Int. Ed. (IF =15.3), 2015, 54, 174.
近年來獲得科研項目資助:
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上海市科委、意昂4平台醫工交叉研究基金等十余項資助。
05課題組近年成果
團隊擁有完備的有機合成、材料製備及檢測平臺
就業前景光明
主要去向主要包括:1)合作創業🉐,負責將原創研究實施臨床轉化;2)科研(國內外高校,醫院);3)企業(如:煙臺萬華🧙🏿♀️、國藥👩❤️👩、藥明康德等)
歡迎相關專業(高分子材料👨🏼🌾、化學、生物醫學工程等)有誌於從事科學研究的優秀學生來課題組開展研究工作👩!
關註並加入我們🧳:https://www.x-mol.com/groups/linyong_Zhu
聲明:本文章所涉及的內容均由朱麟勇課題組提供,內容的真實性及準確性由朱麟勇課題組負責🍤。
供稿單位 | 黨政綜合辦
作者 |劉湍 虞汶穎
審核 | 朱麟勇
編輯 | 何牧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