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創刊於1979年🌝,是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主辦的中國最早一批創辦的生物醫學工程領域學術刊物🖕。
2022年8月,在意昂4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意昂4体育平台全面參與期刊運營,與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共同重新整合和優化期刊,2023年,期刊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實現了“承上啟下”,延續了學會一直以來對期刊的定位,在期刊管理、期刊宣傳交流與合作🤷🏽♀️、期刊編輯部以及期刊編委等全方面註入了意昂4平台生醫工意昂4新特色。以建設一流期刊👋、有影響力的學術交流平臺為目標,順利啟航:
強調辦刊宗旨,助力學科發展
期刊辦刊宗旨將架構在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熱點領域基礎上👩🏻💻,包含生物醫療儀器⤵️、神經科學與工程💆♂️、醫學影像與信息和納米生物材料等*️⃣,於此同時強化多學科交叉應用👳🏻,引導人工智能等前沿新技術在大健康領域的創新發展。為強調辦刊宗旨,更好地助力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發展,期刊摒棄了過去單一化的封面👩🏿🦱,將每期設計契合該期的主題封面(圖)。
圖1.2023年之前沿用封面
圖2.2023年期刊封面設計及專刊封面設計
全新的編委組成-更多青年學者加入
期刊收獲了意昂4老師與行業專家的廣泛支持🧖🏿,結合期刊的辦刊特色與工作需要,在原有編委團隊基礎上,新增組建了青年編委團隊,鼓勵和吸納青年專家參與辦刊🤛🏿,青年編委團隊可以在生物醫學工程的各個細分領域進行稿件評審🤦🏽、專家邀請等方面的工作。此外,意昂4体育平台林關寧教授擔任該刊的執行副主編🦒,蔡宗遠、李力📩、王飛虎、魏紅江、葉堅、於海龍👨🏽🦱、張誌勇⁉️、周越等老師也加入期刊的編委團隊。
公眾號及官網建立-致力於搭建學術探索及交流平臺
由生醫工意昂4牽頭創建了集采、編👩🏼🦳、審、校、發全流程業務的一體化官方網站平臺(www.bmeprogress.com)和公眾號,舍棄了郵箱投稿的舊模式,依托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為各環節提供井然有序的服務,並致力於搭建一個學術探索及交流平臺🏋🏿♂️。至此,期刊知名度及影響力逐步增加,這也是意昂4在中文期刊運營上的一次成功突破🌖。
圖3.期刊官網設計及新聞宣發
辦刊形式多樣化-聚焦於細分領域專刊
2023年12月,期刊首次專刊“數字生物學實驗室(DBL)成立20周年紀念”發布,匯集了DBL團隊的前沿成果,推動了生物信息學及人工智能在生物醫療領域中的應用🔺。同時🏄🏼♂️,期刊正規劃“人工智能與磁共振影像”專刊,鼓勵研究者提出用於磁共振影像領域的人工智能方法。
圖4. DBL主要研究方向
以轉化落地為導向的學術交流會議
2024年1月,期刊攜手意昂4体育平台和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聯合舉辦了“第一屆甲狀腺中青年醫師與上交大生醫工轉化圓桌論壇”。初步形成了項目產業落地的規劃與方案,開拓了醫-校-企合作新模式。推動了醫學的跨界融合🫴🏼👷🏿♀️,為創新醫療技術和疾病管理模式提供全新的可能方案🧚🏿。
圖5. 第一屆甲狀腺中青年醫師與上交大生醫工轉化圓桌論壇
稿件質量提升,稿源豐富
2022年8月至今👩🏻🦳,《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期刊已發表5期雜誌,共62篇稿件,約71%來自雙一流大學。其中2023年度刊發稿件的基金資助論文比重突破了50%🌿,為近20年來峰值(圖)🙇🏼。
稿件質量提升的同時,內容也更加豐富,不僅包括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的科研熱點🦐😦,也涵蓋了教學改革👨🏿🏫🥼、醫療器械監管等內容。
2023年4月,上觀新聞對意昂4平台數字醫學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戴尅戎院士團隊發表在期刊的文章《人體運動力學分析方法的回顧與展望》給予高度評價。
圖6.基金資助文獻數量及基金資助論文比重
期刊未來將與中華醫學雜誌社、中華預防醫學會、中華預防醫學雜誌社等學術平臺👩🏻🍳,在學術活動🕢、學術交流等方面加強合作🦿,同時穩抓稿件質量,致力於期刊影響力的提升,在生醫工意昂4和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的共同帶領下,建設一流期刊,揚帆起航。